2017 年會專題「譯介人文社會科學」側記(一)


2017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年會暨專題講座於12月16日上午在臺北市非政府組織(NGO)會館舉行,理事長吳坤墉先生首先感謝法國在台協會的長期支持,法國在台協會由負責法語暨出版事務專員 Lisa DUFFAUD代表,感謝台灣法語譯者協會致力投入改善台灣法文翻譯品質。今年講座主題為「譯介人文社會科學」,上下半場兩子題分別為「好的譯本如何來?」與「台灣出版界譯介人文社科書籍的現況」,各有兩組共四位社會科學的學者主講,最後並邀請講者們與聽眾進行綜合性的座談。

「譯介人文社會科學」──好的譯本如何來? 

文字編寫:許惇純/Photos:CHEN Wenyao

日內瓦大學東亞系教授

講者:張寧女士

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講者:萬毓澤先生

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

主持:吳坤墉先生

首先,瑞士日內瓦大學東亞系教授張寧女士強調,人文社科文章或書籍的翻譯涉及社會更深層的思想與文化,難度比文學類翻譯更高,需要雙語的學科訓練,除了必須對於該學科史、學科理論的認識,還必須掌握該學科專業術語的發展演變,例如,同一概念在古希臘時代或在康德時代對應的不同與應用上的不同。此外也必須了解「受繼史」,前人如何翻譯這位作者、這個理論,認識舊的譯本所使用的術語。講者建議詞彙之選用應該要精準而普通,不需要標新立異。

人文社科翻譯的困難性牽涉到文本歷史語境的還原、理論批評語境的還原、批評對象或是文本對話對象的還原,這些都需要譯者對於文本生成的背景、引文背景、以及文中思辨性詞彙的演變史等加以了解、研究。同時,對於目標語文化中陌生的物件或想法,尤其當涉及文化、宗教等深層概念時,應加上必要的譯註。 

 

張寧女士分享自身翻譯德希達《書寫與差異》時候的心得:如何面對原書許多長句與插入式論述的寫作風格,又同時掌握作者後形而上學的哲學追求。講者提到翻譯論文選集面對文本多樣性、跨學科文本的困難度,以及德希達寫作時目的之一就是對抗翻譯(故意讓你無法譯);而德希達慣常使用的插入式論述風格所呈現的舞台性、戲劇性的思維——舞台上同時進行、同時發生的表意活動,恰好是他對抗結構主義式的解構方式。

在「好的譯本如何可能」之條件方面,張寧女士提到需要兼備譯者與學者的專業訓練、雙語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同時了解原著、並且喜歡原著的人。在翻譯進行時最好能有同行一起討論、找一位專業學者共同合作。除了這些譯者可以努力的條件以外,還有其他外在條件,如:是否給予譯者充分的翻譯工作時間、是否給予譯者良好的待遇;講者也認為培養專業的譯者、推展經典重譯、建立譯者共同體等這些方面有助於建構有利條件,使好的譯本出現。


第二場之講者為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萬毓澤先生。講者由今年為社會學理論重要人物涂爾幹逝世百周年談起,遺憾至今所有涂爾幹相關之學說論著尚沒有及格的譯本、沒有相關譯評,對於其理論的專有名詞也不統一。隨後又以社會學另一重要人物韋伯的理論譯本為例,指出同樣問題。講者分析此現象之困境來自於:懂外語的人不懂社會學、懂社會學的人不懂外語、懂外語又懂社會學的人不懂翻譯,而以上全懂的人不會去從事翻譯。

如此問題如何克服,有無解決的可能?萬毓澤先生提出:首先必須認知學者與譯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工作型態、不同的專業,不能等同;一位學者熟知自己的專業,並不表示就必然能成為一個好的譯者。歐語結構與中文不同,如何根據中文短句為主的特性以適合中文的邏輯方式來翻譯,將西方語言經常出現的長句拆解成短句、適當的轉換詞性,是翻譯重要的訓練。講者提到等效翻譯、對等翻譯,亦即譯文所傳達的訊息、所營造的效果是否與原文相同,並且建議也應納入理解時間一項,例如原文讀者於三十秒後理解作者傳達的概念,譯文讀者也應於相當時間內理解。即使不容易做到,這應該要是一個努力趨近的理想。忠實於文本,並不意味著過分拘泥於保留文本語句之結構與詞性之對應;過分拘泥而無整體觀,不是好譯本。

在「好的譯本如何可能」之條件方面,萬毓澤先生建議應多鼓勵譯評,不怕得罪人,才會有好譯本。同時強調譯評的倫理,必須列出原文、指出誤譯、並且提出改譯,而不只是提出批評而已。錯誤人人都會犯,問題在於錯誤出現的頻率與密度。講者強調翻譯是一項專業,並不是身為學者就自動會翻譯;也鼓勵譯者可以搭配翻譯教材多多自我練習,找到漏誤之處精進自己的技巧。在翻譯教學方面,萬毓澤先生點出怎麼教、教什麼、誰來教這些思考點,打破認為開授原典精讀課程就是在教翻譯的迷思——逐字解讀其實仍舊是以學者的角度有限地在看待翻譯這個專業。人文社會學科經典書籍的翻譯很難單打獨鬥完成,必須要專業人士的合作。講者期待譯者、學者、出版者彼此間的有機合作,共營創造有利培養譯者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