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落誰家] 2017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得主出爐!

2017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 第一屆人文社會科學類翻譯獎由潘怡帆女士以譯作《論幸福》摘下桂冠,第三屆文學類翻譯獎則由陳太乙女士以譯作《現代生活的畫家》榮獲首獎

潘怡帆女士譯作《論幸福》忠實呈現哲學家阿蘭經典著作

陳太乙女士譯作《現代生活的畫家》以魔幻譯技重現波特萊爾之現代感

 

 

2017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人文社會科學類共徵得十七件合格作品,初選委員會成員為黃雅嫺女士、吳錫德先生及江灝先生。文學類徵得的十三件作品則由許綺玲女士、馬向陽女士以及范兆延先生擔任初選委員。兩組由會內專家所組成的評審團,在一個月內分別遴選出優秀的五件入圍作品,並於2017年11月01日公布入選名單。經過近兩個月的詳細審閱,兩場決選評審會議皆有精彩討論。評審們先逐一評析並討論入圍作品,之後進行評分;統計結果最高票的兩件作品進入最終評選。

 於12月15日所舉行的人文社會科學類決選會議之評審團由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戴麗娟女士、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孫中興先生、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台北分部主任畢遊塞(Sébastien BILLIOUD)先生、翻譯家賴盈滿先生以及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吳坤墉先生組成。整體而言,評審團認為人文社會科學類譯作的性質與形式可有極大的不同,但不論是翻譯散文風格的哲思或是學術研究專書,忠實傳達原作思想都是最首要的任務。首屆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入圍作品都極為優良,但與原文對照,五件譯作或多或少都有些可商榷之處。評審們也期待未來國內人文社會科學類譯作在忠實度上有更精益求精的表現。

人文社會科學類最終評選的兩件作品性質有極大差異,在仔細斟酌原文風格呈現、精確度、中文表達、可讀性及翻譯技巧後,最終由潘怡帆女士以《論幸福》得到全數評審的支持勝出。戴麗娟女士表示此書是「與翻譯之困難肉搏成功的作品」。孫中興教授則認為《論幸福》讀來順暢,帶來如閱讀蒙田散文般的愉悅。畢遊塞先生則以法語母語人士的角度評定,認為潘怡帆女士恰當合適地處理了哲學家阿蘭這本帶有文學風格的哲思之作,實為難得。

 

左起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吳坤墉先生、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戴麗娟女士、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孫中興先生、翻譯家賴盈滿先生以及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台北分部主任畢遊塞(Sébastien BILLIOUD)先生。

第一屆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翻譯獎入圍作品。

 

12月22日舉行的文學類決選會議則由政治大學歐文系教授阮若缺女士、翻譯家陳蓁美女士、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劉順一先生、文化大學法文系教授胡安嵐(Alain LEROUX) 先生及台灣當代小說家童偉格先生組成評審團。

邁入第三屆的文學類翻譯獎最後由陳太乙女士以《現代生活的畫家》得到評審一致青睞,首輪評分即獲得五位評審最高分之評定。評審劉順一先生認為此譯作:「譯文極為流暢,譯者文字轉換功力了得,魔術般轉化技巧,神乎其技,具體而微地精準傳達出波特萊爾原著內涵,實乃不可多得的絕佳譯作。」作家童偉格先生則認為此譯本「中文簡練雅致,敘事與抒情的詞采均好」,雖為翻譯作品,讀來卻有如中文創作。他認為此書「對中文讀者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也顯現了出版社的勇氣」。

另一方面,文學類決選評審團則表示,譯作平均水準持續提高,雖說層次不同,但每一件作品皆屬上乘之作,其中《現代生活的畫家》幾近完美地達到了翻譯的「信」、「達」、「雅」,令人敬佩。

左起文化大學法文系教授胡安嵐(Alain LEROUX) 先生、翻譯家陳蓁美女士、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劉順一先生、政治大學歐文系教授阮若缺女士及台灣當代小說家童偉格先生。

第三屆的文學類翻譯獎入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