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亮神話暗角的西南方之光──羅蘭•巴特與我們的巡禮之年法國二十世紀文藝奇才羅蘭 • 巴特畢生以筆為矛、以符號為盾,竭力刺探事物的本質意義,總能在人世風景最微不足道之處,翻掘出妙入毫顛的觀看視角。他以六十多年前出版的社會符號學經典《神話學》一書,揭開了當代文化研究的「神話分析」序幕。
-
法國製造、台灣出品──從「BD」 變歐漫:選書、翻譯、編輯的排列組合在台灣說到漫畫,大家下意識浮現的畫面十之八九都是日漫,文庫本大小,熱血起跳。但是近十年來,書店架上開始出現一些開本不一,字數從寥寥無幾跳到七八萬簡直逼近文字書,在法國稱為「Bande dessinée」 (連環圖,簡稱BD),到台灣為了與日漫區隔而來的「歐漫」,你注意到了嗎?
-
許綺玲 & 《空間物種:一部空間使用者的日誌》中央大學法文系教授許綺玲老師,來到信鴿法國書店暢談她研究培瑞克、與之結下不解的緣,進而在時機對了的情況下開始接連翻譯培瑞克的奇妙旅程。
-
徐麗松 & 回返《小小國》(Petit Pays),重構布瓊布拉春天來了,讓我們跟著譯者與編輯之眼,與蓋爾・法伊(Gaël Faye)榮獲許多獎項的《小小國》(Petit Pays),以孩童之眼回溯蒲隆地、盧安達兩國的平和與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