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法語新手譯者研習營】探索人文社科翻譯活動紀錄

2024【法語新手譯者研習營】探索人文社科翻譯圓滿落幕!

 

專題演講(一)  用操作型定義來提升人文社科翻譯能力—以脈絡/一致為例

|8/17 (六) 10:00-12:00
|主講人:賴盈滿(資深譯者)

專題演講(二) 翻譯的挑戰與喜悅

|8/18 (日) 10:00-12:00
|主講人:王紹中(法文專職譯者) 


今年好不容易終於開成「探索人文社科翻譯」的新手譯者研習營,讓人盡情地深入探討人文社科領域的翻譯實作。內容可說是某種進階版的新手營。文本比較艱深一點,而且當中有很多思想交流。整整三天都聚焦在兩位講師兼導師(賴盈滿和王紹中)身上,他們貫穿兩場對外開放的講座和四堂學員專屬的工作坊,在滿滿的三天裡,不只討論翻譯,還順帶跨界聊聊柏拉圖、傅科、德勒茲、布迪厄和塞荷爺爺,整個沈浸在人文哲思裡。

        

     
 

 

第一場講座:用操作型定義來提升人文社科翻譯能力以脈絡/一致為例,由協會的好朋友賴盈滿老師(兔子老師)開講。在研習營開始的前幾天,他的譯作《衣裳哲學》又榮獲金鼎獎了。這次他謙稱是陪跑員而非導師,希望我們在研習營後可以帶回什麼,而不是就這樣結束。



 

兔子老師首先談到,翻譯不能只談譯文、只思考譯文,更是一種行為,重要的是善用翻譯策略,翻出達成等效溝通的譯文。因此,他引介了科學裡的「操作定義」,從「操作」和「流程」出發,從概念定義導出操作型定義,帶領學員將抽象的翻譯指導原則,如脈絡和一致性,逐步拆解成實際的操作流程。他也引用「歐洲文學翻譯平台」的資料,以具體的翻譯素養及衡量基準來帶出操作定義。「說不清楚的,做不到。」兔子強調,能將抽象原則(例如看上下文)化為操作步驟,才能衡量自己的翻譯能力,知道如何「微調」譯文,自己帶著自己進步。


     
 
  
兔子也提到,「細節」和「創造可能性」是進階的關鍵。譯者不僅要努力解讀文本,更要對細節敏銳,而操作定義運用在翻譯上,則可以流程來確保對細節的關注,進而打開更多翻譯策略的可能。譯者的專業除了在文字能力,更在於懂得運用不同的策略,根據文本的類型、語言框架、文化背景等找出最適切的翻譯方法。例如,脈絡是一個重要概念,但如何找到脈絡?又怎麼確保自己能時時刻刻注意脈絡?這些都是實作的方法,也是找到策略的基礎。



 

翻譯策略不僅存在譯文當中,更是翻譯當下,甚至是翻譯之前的實踐:「很多時候,事前準備比翻譯過程更重要。」在實作中,譯者須有意識地選擇策略,運用語言能力解決翻譯問題,並回頭檢視策略是否有達到成效,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讀者迷失在文字之間,掌握不到概念或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





有別於許多翻譯課堂直接討論譯文的做法,兔子選擇先拆解譯者 (思考) 翻譯的過程,再討論譯文,不僅因為他本身的理工背景,更來自多年教學經驗中的學生回饋,使他決定要以更容易操作的角度與方式談翻譯,希望這樣的取徑與課堂練習能讓大家收穫滿滿!


 

第二天邀請到王紹中老師和大家分享「翻譯的挑戰和喜悅」。

           

 

紹中老師有社會學背景,在社科翻譯領域深耕,2019年以德勒茲《尼采》一書獲得「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非文學類首獎。今天的演講除了紹中老師的分享和QA ,更有許多譯者前輩輪番分享經驗,可說是含金量非常高!!

他首先說明選擇Ricoeur同名文章「翻譯的挑戰和喜悅」的考量,接著一邊解析Ricoeur文本,一邊逐步推演出Ricoeur的翻譯觀點:差異之不可跨越,完美翻譯的理想必須卸下,並且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翻譯可以利用語言的好客性發揮其在異同之間的對話可能。在保留來源文本的「異方感」上,紹中老師援引了Berman的觀點,即如何避免將「異化為同」的12種翻譯扭曲傾向。



接著,紹中老師也提出自己版本的「翻譯的挑戰和喜悅」。他表示翻譯社科文本最難的地方是理解作者的思想,因為許多法國思想家的文風十分迂迴纏繞,思想散落在語言之間,有時候面對燒腦的譯文,光是要解析出原意就要耗費許多時間。理解的困難在人文社科翻譯是很常見的,作為譯者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此外,有時翻譯的事物並沒有相對應的中文或者概念。然而,翻譯也是誠實的,努力終會被人看見,只要譯出好作品,即能造福很多人。

 

               
 

紹中老師習慣使用機器和AI來輔助翻譯,這點在後面的QA也有許多有趣的討論。隨著AI發展,除了翻譯軟體,現在又多了聊天機器人可以輔助翻譯,此外,網路上也有很多老師推薦的工具,除了法文字典,還有古希臘文、拉丁文字典等,都是老師常用的工具。然而,雖然機器能產出不錯的譯文,但最後還是要靠譯者來修改和決定是否採用。他強調,要緊扣作者想表達的原意,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應該盡量將法文讀者閱讀時的情境,原樣、精準地重現給中文讀者。

精彩的
QA環節中,文瑤老師問:若是沒有先看原文,而是直接參考機翻的中譯,會不會受到機翻文本的影響,或是有沒有方法可以跳脫機翻的框架而不受影響?紹中老師認為,思想類的翻譯比文學類更能避免這個問題,因為思想的翻譯講究精準。而若要犧牲中文的通順度才能保留意義,他仍會以保留原意為優先,即使原文本身不清楚,去保留這份不清楚,也是在保留字句間細膩微妙的關聯,但譯者無法替作者主張或做其他的詮釋。

而機翻到底能不能提升效率?紹中老師的回答是肯定的,除了一些複雜的句子,機器翻譯在句子理解上很快速,而他只需要修正,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看稿而不是打字。畢竟,最終控制權還是在譯者手中:「不要讓機器決定你的譯文就好。」


針對通順度的部分,尉遲秀老師也被cue回答,他提出中文不一定要多麼通順,但須考慮在中文的層次怎麼樣才可理解。有時譯得比法文易懂一點,也算是在幫台灣讀者「作弊」,減少讀者在理解上的負擔。畢竟,相較於法文的讀者,中文讀者還須處理「異方」的聲音,又增加一層閱讀的難度
 

                

同樣地,翻譯許多歷史學作品的惇純老師也認為法文有其精準性,在史學的呈現上,思想正確性應高於流暢度與文學性表達,但史學家想表現文學風采時,她身為譯者也會努力配合演出。郁雯老師分享一本關於音樂與腦神經科學的翻譯經驗。雖然主題聽起來困難,但因為採取對話形式,不是結構嚴謹的論述,而且主旨是談論音樂教育的普及,所以文字風格不需要過於嚴肅精煉,但因為是專家間的對話,稍微拗口也很正常。相較於另一本最近在翻譯的黑色小說,裡面在法庭上的對話感覺就需要注意表現為更接近日常的口語感,才不容易出戲。

 

                             
 

江灝老師則以他翻譯羅蘭‧巴特的經驗表示,在翻譯文學性和社會性兼具的文本時,除了要譯出作者的文采,更要注意平衡作品中的社會性,不能因沈浸在文學性中而忽略了思想類文本講究的精準度。
               

 

最後學員提問:翻譯應該像Berman一樣為原文服務還是為讀者服務呢?紹中老師認為,這個平衡很難拿捏,可以用一些策略去衡量和保留原文的軌跡,但重點還是去傾聽原文的聲音,不要武斷地找到相對的概念就去取代它。文瑤老師在翻譯歐漫時也傾向在中文化的同時保留異方感,最後石武耕老師則補充,人文社科翻譯只有親切和不親切兩種,而譯者要根據作者的意圖配合演出,有時譯文需要有所取捨和做某些犧牲。
 

最後結業式由法國在台協會學術合作與文化處季霏莉(Mme. Aurélie JOBERT)專員致辭,她很佩服學員的勇氣,因為人文社科對法國人來說也是需要花力氣才能理解的學科。同時也跟我們道別,因為她八月底即將離開台灣,前往她人生的下一站。

                 
 

2024探索人文社科翻譯的新手譯者研習營,在八月連續三天燒腦的課程中體會了翻譯的苦與樂。從兩位風格截然不同的資深譯者(講師/導師),我們學習到翻譯實作的多面性,文字組合的奧妙,甚至有些「訣竅」可用於翻譯之外的領域。最後以兩位導師的話來提醒大家,兔子老師「不()是翻譯人文社會科學文本,更要譯成人文社會科學文本」,以及紹中老師「善用法文的複雜性來檢視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而你,從今年的新手營帶回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