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松 & 發聲的旁聽者《夜訪薩德》譯談

 

★★《夜訪薩德》譯後記★★
多年來陸續接觸過與薩德侯爵有關的著作,也看過以他的作品為靈感改編的電影。震撼、震驚之餘,不得不驚奇:世上怎有此號人物?十年前在普羅旺斯走訪拉寇斯特,看到薩德住過的古堡依然矗立,心中更浮現對這位傳說中人間惡魔的想像。於是當八旗編輯林家任先生找我譯這本對談錄時,我是又驚又喜又怕,不知是否能透過中文,捕捉到薩德的靈魂?所幸作者夏特雷女士早已在鑽研薩德數十載後,從「心靈創傷」中洗鍊出細緻思維,精準掌握薩德的思想精髓。她充分發揮「法式誘惑」的精神,與侯爵進行妙語如珠的跨時空對談,讀來輕鬆有趣卻又發人深省。我們也終於知道薩德透過屬於他的獨特方式,關注了女性自由、死刑、道德正義、政教分離等議題。在巴黎發生黑色星期五之際,我們不禁為薩德的洞見而感嘆:人類在兩個多世紀之後,竟然還在為同樣的問題痛苦掙扎。

薩德絕不是魔鬼;他是一位洞悉人性的思想家,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遍體鱗傷的性靈。他遭到誤解、污名化,直到上世紀中葉才逐漸獲得平反。2014年12月2日適逢薩德逝世兩百周年,法國奧賽博物館舉辦大型特展以資紀念,而台灣出版界也慧眼獨具,發掘這本獨特作品,讓華文讀者有機會用不一樣的方式,看見真正的薩德。至於當年惡名昭彰的拉寇斯特堡,它已經成為皮爾‧卡登的莊園,每年夏天,那裡都會舉行優雅的音樂祭。倘若薩德知道這些,想必在星辰中也微笑了。(徐麗松)

作者簡介:
諾艾兒.夏特雷(Noelle Chatelet),
一九四四年生於法國巴黎外郊,本名諾艾兒.喬斯班(Noelle Jospin),是前法國總理里昂內爾.喬斯班胞妹,法國作家,巴黎第八大學博士,同時也是巴黎第五大學人文系所講師。一九八九至九一年間曾擔任法國駐義大利佛羅倫斯文化中心主任;二○○三年起,擔任法國文人協會副主席至今,該協會是巴爾札克、雨果、大仲馬、喬治桑在一八三八年所創立。夏特雷長期關注人類身體及其各種蛻變,並以評論、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敘事等形式呈現她的研究成果。除寫作及教職之外,夏特雷在九○年代之前也曾參與多部法國影集和電影演出。

譯者簡介:
徐麗松,
台大外文系畢業,世紀交替之際旅居法國多年,陸續於巴黎第七大學、里昂第二大學及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修讀語言學及跨文化研究,並在法國及台灣從事英文、法文翻譯及跨界合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