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有譯思》翻譯,都是「激情」惹的禍?

 

「法文有譯思」單元,由台灣法語譯者協會(ATTF)與Openbook閱讀誌共同企畫,關注翻譯現場,邀請不同譯者分享經驗,引介重要譯人譯事,不定期刊登。 

文/吳錫德
 

很多人懂了一點外語,就迫不及待投身翻譯。這應當是有人類以來的知識人必定會染上的病症,實在值得「知識社會學」專家們細心探究其動因。的確,投身翻譯本就是要扮演文化擺渡者,搭起溝通、傳遞知識及新知的角色。但這世間確實又有太多「誤解作者,誤告讀者」(commonly mistakes the one and misinforms the other)(錢鍾書,《管錐篇》第四冊)的譯本。是以,也從未有哪一位譯者膽敢奢言百分之百忠於原文。

那麼為何一直有那麼多的知識人前仆後繼投身翻譯?我們似乎可用「passion」一詞來剖析。這個詞源自「passiun」,指的是「基督的受難」。在佛家語裡,它也是指一種「煩惱」、「執著」。所以,本質上,翻譯是一種自討苦吃,自尋煩惱的差事。但是,它又確實很像緣自飛蛾撲火那種動物性的本能衝動。只是到了現代,人們才將它轉為通俗意義下的:「具有一定持久性及相當強烈的主導精神生活的傾向或情趣」。事實上,它已經離「狂熱」不遠了。

余光中先生之前接受香港《明報》採訪,與金聖華對談(2015.04),說到他是如何「鍾情」於翻譯:

金聖華:下一部余先生想翻譯什麼呢?

余光中:我想翻譯的東西多着哩。翻譯一部好作品,你就有一段長時間,跟一顆美好的心靈在一起,作天才的代言人。翻譯一本心愛的書,書每天都在等着你,不愁無事可幹,又不像創作,要費心構思題材。

早在1923年,德國猶太裔文評家班雅明(W. Benjamin)出版了法國大詩人波德萊爾(C. Baudelaire)的譯本,在那篇著名的前言〈譯者的任務〉也提到:「原文呼喚著譯者」,即作品一旦夠水準,本身就具備了被翻譯的條件。原文就這樣會等著有緣人的出現。過去,許多譯林前輩都會跟我們分享,他(她)們之所以會翻譯某本作品,是因為某種「姻緣」牽線,才會找上他(她)們。這種神祕主義不禁讓人想起中國古老〈勸學篇〉裡的名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彷彿翻譯的婆娑世界裡就住著一位絕世美人(或者大帥哥),翩翩譯者,君子好逑。

tu_pian_2.jpg
文評家班雅明(左)及詩人波德萊爾(皆取自wik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