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神話暗角的西南方之光──羅蘭•巴特與我們的巡禮之年

【講座內容】

法國二十世紀文藝奇才羅蘭 • 巴特畢生以筆為矛、以符號為盾,竭力刺探事物的本質意義,總能在人世風景最微不足道之處,翻掘出妙入毫顛的觀看視角。他以六十多年前出版的社會符號學經典《神話學》一書,揭開了當代文化研究的「神話分析」序幕。全書以數十篇評點日常時事的專欄文章搭配理論長文,細緻銳利地抨擊「小布爾喬亞」階級利用意識形態修辭「將人為歷史轉化為自然狀態」的扭曲現象。這套劃時代的觀察術,啟發了數十年來大眾流行神話的潮流話語及源源不絕的致敬形式,例如 2007 年所出版的《新神話學》,便是更加貼合今日生活的神話事物分析。當下,符號景觀依然流動不歇,意義的埋藏隱蔽與竊奪操作更見繁複難解,巴特所開創的「神話」概念與破譯方法,是我們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識破既得利益者欺騙手段的最佳利器。

而 2019 年可說是台灣出版界法國社科書的「巴特大年」,除了【雙神話學】的經典呼應,年底也迎來了巴特門生側寫恩師的典雅小品《我的老師羅蘭 • 巴特》中文版,作者托瑪女士為費米娜文學獎得主、知名作家、思想史家,以文采音韻兼美、筆力不遜乃師的散文描畫,獻給影響她一生甚鉅的「老師巴特」。

願透過【巴特三書】,引領讀者重探這位符號天王驚人的思想遺緒。歲末,思索巴特,開啟未來的另類可能。(江灝)


【講者簡介】

江灝

輔大法文碩士。文字工作者、兼職譯者。曾任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室專員、中央廣播電台法語節目主持人。現職出版社編輯,兼任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秘書長、台法學術交流協會理事、「當東方遇見西方」讀書會共同主持人。譯作:羅蘭 • 巴特《符號帝國》、《神話學》;香塔勒 • 托瑪《我的老師羅蘭 • 巴特》(合譯)。


【關於這幾本書】


《神話學》(羅蘭.巴特經典代表作,華文世界首度全譯版)


法國二十世紀符號學奇才羅蘭.巴特成名之作。他於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六年間在雜誌上以專欄形式發表「每月小神話」,後集結成書,於一九五七年出版。全書取材自當時社會現象及日常時事,旨在揭露布爾喬亞階級如何包裝符號、扭曲語言,將歷史與人為的刻意操弄,不著痕跡地轉化為「理所當然的自然狀態」與「神話」迷思。

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神話分析】,收錄五十三篇專欄評論。從劇場藝術、電影明星、報刊廣告、清潔洗劑,到食物飲品、運動競賽、脫衣舞蹈、星座專欄等,如實還原了那個布爾喬亞崛起、消費社會擴張、大眾文化與各式思潮激盪衝撞的黃金歲月風貌,可謂法國五○年代萬象羅列的「浮世雜貨舖」。巴特運用他一向獨特的犀利目光,看穿日常事物表層之下、暗藏深處的布爾喬亞意識型態,分析對象貼近大眾生活,揭露神話的筆力細膩、諷刺精妙,高明地揮動符號學的剖刀,片片切開常人所不察的事物肌理,翻轉整個世代「觀看的方式」;第二部分則是題為【今日神話】的理論說明長文。巴特親自講述大眾神話生成的脈絡及符號作用的產製過程,鉅細靡遺、層層遞進地展示「神話」如何不知不覺中主宰我們的日常感知,如何偷樑換柱、扭曲改造、竊奪意義。兩大部分猶如「理論闡述」與「實作範本」的巧妙呼應,合而觀之,有助我們理清意義的糾結線團。

本書堪稱文化研究、大眾符號分析的開山之作,出版六十多年來,影響遍及人文社科各大領域,凡是觸及「符號意義分析解讀」的相關研究多所援引,至今不歇。放眼當下資訊橫流暴漲的網路世代,媒體信息與大眾符碼的疊加扭轉更趨極端,如何在意義拼貼的纏亂絲線中,梳理出事物的本質?跨越世紀、從未休止的符號流動現象,證明了巴特的洞見不僅毫不過時,且更見深意。此刻重讀這本劃時代經典,正是時候。

《新神話學》(策畫:傑洛姆‧嘉赫桑,譯者:翁德明)

法國作家傑洛姆‧嘉赫桑在羅蘭•巴特《神話學》出版了半世紀後,邀請五十七位作家、哲學家、社會學家,模仿巴特的書寫手法,從越野車、女星裸體、壽司、液晶螢幕、歐元、膠囊咖啡到部落格等日常人事物去分析批判,出版了《新神話學》。當初巴特《神話學》出版的時候,震撼了那個年代的法國──一個高級知識份子,竟然會關注那些「日常瑣事」──巴特在書中將他對符號學的研究,以最精妙的方式呈現,記錄了五○年代法國社會諸般風貌。而傑洛姆‧嘉赫桑則是活躍於二十一世紀媒體、文學界的作家、記者,負責許多重要文化期刊和廣播節目。他在《新神話學》前言中提到「(這本書的作者群們)並非去模仿巴特的書寫風格,而是他的精神」。當然,隨著五十多年來的社會變遷,總統換人做、法郎變歐元,這本書中也以這些新的對象為題;另外也有如皮耶神父這種延續巴特過去曾提及、今日重新論述的人物改變的章節(因為分析的對象半世紀之後依然健在)。書名取法「神話學」,除了向巴特致敬,更白話來說就是作者們用社會學的觀察方式,去剖析我們熟悉的日常事物。《新神話學》以最平易近人的書寫對象,帶領我們進入全新的現代社會現象破譯之旅。
 

《我的老師羅蘭.巴特》(作者:香塔勒˙托馬,譯者:江灝、賴亭卉)

本書作者托瑪女士為法國文壇名家、著名思想史家、費米娜文學獎得主,文風細膩,深具雅致,尤其擅長出入歷史掌故之間,提煉筆下人物最生動精微的多面肖像。而她,曾受教於當代文藝思想名家羅蘭 • 巴特,並在巴特指導之下撰寫博士論文。這本側寫大師的致敬小書,以近乎零距離的直擊視角,原音原地重現巴特所在時空的追懷場景,為七○年代人才湧現、靈光四射的巴黎知識圈,寫下深刻迷人的註腳。托瑪眼中的符號學泰斗,不再只是活在「零度書寫」中的「神話」分析師,而是一位沐浴在西南方家鄉天光中的「日常」沉思者:他以帶有「天鵝絨般豐腴肉感」的嗓音迷倒眾人,穿著湖水綠的柔棉衣裝,渾身散發一股呵護感與輕柔勁,筆下的藍墨水在講究的紙張上添加思緒的色彩;他也在冬日花園的幽黯影像中,滌化了對母親的哀思悼殤,卻在跨時空與歷代史家心神交會時犯了偏頭痛;他還帶有一點「宅在家裡」的傾向,出門一走遠就會不小心迷途,找路去朋友家吃飯,最終變成狼狽不堪的行軍遠征……當年正青春的學生托瑪,就在如此近身親炙的「巴特流」浸潤中,走出了年少不羈的迷惘時光。而這一切,都要從「載歌載舞、流連酒吧」的研討課,以及那通「潑婦罵街」的電話開始說起……

〔巴特的嗓音〕
巴特的嗓音與用詞咬字,具備某種質感,足以作為靜默的鄉愁印記,僅僅聽他說話便令人滿足。他的音色訴說了一種渴望與悔恨。每回聆聽都是一場獨具特色的聲音演出:智慧火花的快速連結、緩慢的發音和帶有豐腴肉感的聲線,根本是天生的聲樂家。聽巴特說話,如聆聽歌聲,樂音貫穿在他的言談之間。

〔巴特的書房〕
巴特並不是在寫字,而是在勾畫、潤色、抄錄。他筆下的藍墨水為空白的紙頁填上了色彩,他把紙張在文件匣裡分類排好,或把它們整整齊齊地堆成一落一落;他割裁、刪改,在字句前後來來回回,然後重新落筆、勾描、剪剪貼貼、把紙片夾起來。他細心觀察,凝神注視,在房間裡走來走去。

〔巴特的穿著〕
巴特在穿著打扮的選擇上並不敷衍馬虎,即便他排斥新潮,卻非常在乎布料的材質、棉紗的精巧、毛衣的柔軟、圍巾的絲紋。他身上穿的衣服總散發出一股呵護感與輕柔勁──近乎膚質。衣著的色彩從不刺激強烈,毫無侵略感,通常都是灰藍色系、湖水綠或粉彩色,融合了面容的蒼白,凸顯了雙眼的湛藍秋波。這組色彩造就了一種由微笑、語調、姿勢與態度聯手催化而成的諧和氣場。

〔巴特的粉絲力〕
巴特移動往來的時候,通常都有一群忠實的「朝臣」相伴,他們對新來的人惡目相向,試圖趕走對方,就像僕人拿著驅蠅撢保護主人免受蟲子嗡鳴騷擾。這真是詭異的經驗:在巴特的研討課中,所有人說話都帶著巴特的口吻,對他的矯飾風格及新詞新語有樣學樣,下意識地被感染,模仿起他的習慣小動作。學生們化身成一隻又一隻的「博學鸚鵡」。

 

【講座現場】 

同場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