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集2》讀書會— 2024【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文學類首獎作品
【日期】:5/29(四)19:30~21:30
【地點】:一間書店(103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138巷3弄11號)
【主持人】:黃慧玉(巴黎新索邦語言與文化教學博士、2024年度翻譯獎評審)
報名方式:https://forms.gle/nh1jFQyyZMLcbPAE9
※參加必須攜帶自己購買的《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集2》
※報名資格(擇其一):
1. 購買「一間書店」內的任一本書,當然可以購買主題書籍。
2. 活動開始前10分鐘繳交200元參加費給主辦人,選取店家任一飲品,由主辦人統一向櫃台點取及繳費。
報名表單:
如果你也對這些故事感到好奇,歡迎來讀書會一起聊聊。點杯咖啡,翻開一本書,用輕鬆的方式談談莫泊桑、談談生活,也聽聽別人怎麼讀。
晚上,「一間書店」見。
初次感受到莫泊桑驚人的敘事魅力,是十多年前留學法國時,偶然間獨到的一篇短篇小說《在鄉間》(Aux Champs)。故事講述兩戶貧苦的鄉下人家,某日意外接待了一對來自城裡的中產階級夫妻。
這對富裕夫妻沒有生育,見鄉下孩子健康可愛,便暗示願以金錢交換來領養小孩。第一戶人家的妻子感覺受到羞辱,強硬拒絕,認為這是販賣孩童的無恥行為;而第二戶人家的妻子與丈夫細語商量後,忍痛將孩子交給對方收養。此後,第一戶人家繼續貧窮度日,但以自己的操守與愛小孩的情操為榮,長年譴責鄰居為錢出賣骨肉。
二十年後,被領養的孩子長大了,受過良好的教育,健壯有成。他回鄉探望親生父母,並承諾將奉養雙親。而當晚,那位當年未被收養的孩子目睹一切,無法接受命運的差距,埋怨父母當年拒絕富人提議,最終憤然離家,消失在夜色中。
相較於當代小說強調敘事的解構性,十九世紀莫泊桑的作品結構仍舊相當完整,題材貼近生活,觀點也常帶有出人意表的轉折。即便是今日來看,也未有隔閡感,適合推薦給尚未熟悉文學閱讀的朋友。本次《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集2》同樣收錄多篇精彩佳作,其中尤以〈皮耶爾與尚恩〉最引人注目。故事描寫一個中產家庭意外獲得一位故友遺贈的大筆財產,但遺囑卻無視大兒子的存在,指名小兒子為唯一繼承人。這樣的安排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否將在家人之間埋下嫌隙?突如其來的橫財,是恩賜,還是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