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啟仁 & 《主宰中國的太子黨》「人情靠什麼?人情靠關係。關係靠什麼?關係靠權力。」官僚特權一直是中國的基本問題。普通人各有各的平凡,而天下的特權階層都是相似的:靠爸靠母、靠出身。你以為這些三天兩頭撞爛超跑的王子、公主只是天生命好,殊不知他們是承繼先人權力的特權血脈。1912 年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後,中國不再有皇帝,然而卻有另一個新興貴族階層依附著中國共產黨壯大起來,直至今日仍居要位。要了解這個權貴階層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到了今天還盤據在中國經濟、政治的山巔?
-
2018 入圍作品2018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入圍五強,且聽聽譯者與編輯的心聲,還有譯者的獻聲朗讀。
-
法文有譯思》Parij:參與一場用文學挑戰歷史的實驗Parij就是Paris,巴黎。
這是我翻譯的第三本菲耶小說,又一部精采的作品。他的書寫常以現實細節為基調,蘊藏各種層次的含意,並採用跳躍的敘述手法,融入不同敘事者的觀點及心理,每每是真實與想像的碰撞。翻譯時,免不了查找大量(冷僻的)資料,反覆推敲拿捏文句口吻,每一次都是苦戰,卻也是享受,因為菲耶總能讓我在工作的同時保持閱讀、求知與再創作的樂趣。最難得的是,即使有點冷門另類,出版社仍很有意願繼續引介這位法國當代少見的中短篇小說家,我為自己和讀者深感幸運。 b -
2018新手譯者研習營第四天四天新手譯者研習營很快進入尾聲,上午的工作坊眾學員依舊活力十足。而下午的專題講座「關於譯介人文社會科學的思考 」,兼具學者與譯者身分的萬毓澤教授從人文社科的學術翻譯問題談起,藉由實例點出其中的盲點與改善的方向,說明在精讀原典的基礎上,好的譯本所呈現的應該是一種「等效翻譯」。接著談到「譯評」三要素:列出原文、指出錯誤、提出改譯,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才能對譯本的改善有實質的助益。
-
2018新手譯者研習營第三天新手譯者研習營進入第三天,上午由馬向陽老師帶領學員進行文本解析與討論;而在下午的專題演講「書評媒體與閱讀」裡,《Openbook閱讀誌》總編輯周月英從回溯台灣近三十年來年度好書與社會脈動、思潮的關聯開始,講述書評媒體如何呼應讀者、出版者、作者,及其在數位時代如何因應載體與閱讀習慣的改變,開拓另一番文化風景。
-
2018新手譯者研習營第二天經過昨天一天,學員們慢慢進入狀況了!下午資深譯者賴盈滿/穆卓芸帶來「翻譯的行內行外」精采分享,更是讓大家在演講結束後捨不得離開。